-
第一部分 介绍
-
第二部分 制度和监管框架
-
2. 农村卫生和污水管理的制度、政策、监管框架
-
2.1 综述
-
2.2. 机构框架
-
2.2.1 总体思路
-
2.2.2. 国家层面
-
2.2.3. 地方层面
-
2.2.4.小结
-
-
2.3. 政策法规
-
2.4. 排放标准
-
2.5. 资金来源
-
2.6.省级典型案例
-
2.7. 结论和建议
-
-
-
第三部分 技术基础
-
3. 农村卫生和污水管理概述
-
3.1 生活污水
-
3.2. 中国农村厕所——黑水之源
-
3.3. 分散式与集中式农村废水管理
-
-
4.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
4.1. 初级处理
-
4.2. 一级处理
-
4.3. 二级处理
-
4.3.1. 附着生长处理过程
-
4.3.2. 悬浮生长处理过程
-
4.3.3.稳定塘
-
4.3.4.人工湿地
-
4.3.5.土地渗滤系统
-
-
-
5.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
5.1. 常规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
5.2. 污水收集方案
-
5.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
5.4.水再利用
-
5.5. 污泥管理
-
-
-
第四部分 项目规划与设计
-
6. 项目规划与设计
-
6.1.项目村诊断——初步社区评估
-
6.2.建立利益相关者小组
-
6.3. 现有条件和社区能力评估
-
6.3.1.物理条件评估
-
6.3.2. 社区能力评估
-
-
6.4.基线工程测量和评估
-
6.5.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估
-
6.6.运营模式的选择
-
6.7.项目成本估算
-
-
7. 社区参与
-
7.1.为什么需要社区参与?
-
7.2.社区参与原则
-
7.3. 社区参与活动
-
7.3.1.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安排
-
7.3.2.公共卫生宣传
-
7.3.3.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
7.3.4.项目实施阶段
-
7.3.5.运维阶段
-
-
-
-
第五部分 项目融资
-
8. 融资、补贴和成本回收
-
8.1.项目计划成本
-
8.2. 项目实施成本
-
8.3. 项目融资
-
8.4. 补贴
-
8.5. 成本回收
-
-
-
第六部分 项目实施和管理
-
9. 采购和实施
-
9.1.采购原则
-
9.2. 采购方案
-
9.3. 采购计划
-
-
10. 系统管理、操作、维护和监控
-
10.1.农村污水管理项目的可持续性
-
10.2. 管理和行政安排
-
10.3. 运行和维护要素
-
10.4. 报告和监测
-
10.5.操作员培训和支持
-
-
-
附录:案例研究——浙江、山西和江苏省农村污水管理
-
1.浙江省
-
2.山西省
-
3.江苏省
-
4.小结
-
-
参考资料
10.2. 管理和行政安排
- 分类: 10. 系统管理、操作、维护和监控
- 发布时间: 2022-04-28 10:44:07
- 访问量: 0
在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资产属于村庄。村委会代表村民负责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和行政安排在贫困村和富裕村是不同的。
• 在贫困村,由于他们没有经济能力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运维,需要向乡镇政府寻求财政支持,如果乡镇政府的支持能力有限,他们可以向县政府寻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县政府会根据需要为村庄污水处理系统的持续运行和维护提供0%-100%的资金支持。通常情况下,县政府是主要的财政来源。
• 富裕的村庄有足够的财政预算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维,并自行承担整体运维的责任。
任何运维安排的机构框架都涉及社会的不同部门,包括村委会、乡镇/县政府和私营企业。
• 村委会指定一到两名村民每天检查污水处理设施,确认其是否正常运行。鉴于污水处理设施地处偏远,指定村民在支持私营运营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复杂性。
• 村委会或县政府按固定价格聘请合格的第三方,即民营运营商,负责运行和维护,包括为指定村民提供日常检查培训,负责超出村民技能水平的复杂操作和维护。私人运营方可以对设施进行详细的财务管理活动。通常,合同期限为 2 至 3 年。
• 村委会将协调指定村民与私营运营商的沟通,监督私营运营商的绩效,并规划未来的污水管理。
• 村民应负责维护自己后院的化粪池。
• 县生态环境局负责设施的监管监督和检查。如果设施出水水质超标,私人运营方应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机构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中的作用和责任,这一点至关重要。政府机构的监督不力,过度依赖村民的自觉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绩效纳入相应政府机构领导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将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