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介绍
-
第二部分 制度和监管框架
-
2. 农村卫生和污水管理的制度、政策、监管框架
-
2.1 综述
-
2.2. 机构框架
-
2.2.1 总体思路
-
2.2.2. 国家层面
-
2.2.3. 地方层面
-
2.2.4.小结
-
-
2.3. 政策法规
-
2.4. 排放标准
-
2.5. 资金来源
-
2.6.省级典型案例
-
2.7. 结论和建议
-
-
-
第三部分 技术基础
-
3. 农村卫生和污水管理概述
-
3.1 生活污水
-
3.2. 中国农村厕所——黑水之源
-
3.3. 分散式与集中式农村废水管理
-
-
4.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
4.1. 初级处理
-
4.2. 一级处理
-
4.3. 二级处理
-
4.3.1. 附着生长处理过程
-
4.3.2. 悬浮生长处理过程
-
4.3.3.稳定塘
-
4.3.4.人工湿地
-
4.3.5.土地渗滤系统
-
-
-
5.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
5.1. 常规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
5.2. 污水收集方案
-
5.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
5.4.水再利用
-
5.5. 污泥管理
-
-
-
第四部分 项目规划与设计
-
6. 项目规划与设计
-
6.1.项目村诊断——初步社区评估
-
6.2.建立利益相关者小组
-
6.3. 现有条件和社区能力评估
-
6.3.1.物理条件评估
-
6.3.2. 社区能力评估
-
-
6.4.基线工程测量和评估
-
6.5.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估
-
6.6.运营模式的选择
-
6.7.项目成本估算
-
-
7. 社区参与
-
7.1.为什么需要社区参与?
-
7.2.社区参与原则
-
7.3. 社区参与活动
-
7.3.1.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安排
-
7.3.2.公共卫生宣传
-
7.3.3.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
7.3.4.项目实施阶段
-
7.3.5.运维阶段
-
-
-
-
第五部分 项目融资
-
8. 融资、补贴和成本回收
-
8.1.项目计划成本
-
8.2. 项目实施成本
-
8.3. 项目融资
-
8.4. 补贴
-
8.5. 成本回收
-
-
-
第六部分 项目实施和管理
-
9. 采购和实施
-
9.1.采购原则
-
9.2. 采购方案
-
9.3. 采购计划
-
-
10. 系统管理、操作、维护和监控
-
10.1.农村污水管理项目的可持续性
-
10.2. 管理和行政安排
-
10.3. 运行和维护要素
-
10.4. 报告和监测
-
10.5.操作员培训和支持
-
-
-
附录:案例研究——浙江、山西和江苏省农村污水管理
-
1.浙江省
-
2.山西省
-
3.江苏省
-
4.小结
-
-
参考资料
1.1. 背景 – 为什么需要实践指南
- 分类: 1. 介绍
- 发布时间: 2022-04-26 17:03:13
- 访问量: 0
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农村人口达到49,835万人(中国统计年鉴,2022 ),约占总人口的35.28%,分布在48.1万个行政村和236.1万个自然村。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民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2月联合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农村污水管理和厕所改造的要求。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 (RVS),并于9月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RVSP)。 该战略规划将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本地化管理和农村污水管理模式创新,以此作为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中国美丽宜居乡村目标的措施之一。
在中国, 农村污水管理程度有限。2008年之前,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污水管理服务发展缓慢。2015年后农村污水处理服务覆盖率显著增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6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服务覆盖率为1%,2010年提高到6%,2014年提高到10%。到2020年底,农村污水处理服务覆盖率在不同地区为10%到90%不等。
自 2010 年以来,伴随着政府的大力投资,农村卫生和污水管理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村庄安装了卫生厕所、公共下水道和就地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 》, 2015年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应达到7.8万个,到2020年达到20.8万个。至 2020 年,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的比例应达到 34.7% ,并且农村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 60%。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也强调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欠发达、缺水和寒冷地区。 除资金投入外,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从业者提供一般性指导。
然而,许多项目规划、设计和执行不当、社区参与不足、运营和维护(O&M)不足或技术采用不当,导致中国农村污水项目失败率很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存在以下挑战:
• 农村污水管理的法规/政策不适当和不明确;
• 由于地区差异,包括各个村庄不同的地理、地形、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困难;
• 现有设计标准不足,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置过高的规格要求(例如:并不适用于个别村庄的严格的省级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 不可持续的融资方式,过渡依赖于公共融资或政府补贴;
• 由于缺乏成本回收机制来支持设施的可持续运营和管理,导致设施运营和维护的财务困难;
• 管理能力有限,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合格从业人员以及可持续运营的实用指南。
• 对出水水质的监管执法不力;
• 村民和/或社区对政府发起的农村污水管理项目的认识、参与和所有权不足。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可能是由于以下方面的设计和施工不当造成的: (i) 对进水流量和水质的错误估计; (ii) 技术方案不合适,如处理工艺过于复杂,难以操作; (iii) 缺乏可选择的标准化技术方案,导致设施在不同的当地条件下不适用; (iv) 下水道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或安装不当; (v) 不合格的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
因此,迫切需要为中国的决策者、官员、设计工程师、承包商、运营商和村民提供实践指南,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污水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工具来改进农村污水管理,提高农村污水管理项目的绩效和可持续性。